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10月29日至30日,陕西能源技工学校组织开展了“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主题研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圣地,引导青年学子深刻感悟延安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活动伊始,学校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动员大会。王东副校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此次研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安全注意事项,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深刻学习和感悟延安精神,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研学队伍踏上了延安的土地,按照既定路线展开了一场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
★革命圣地忆峥嵘,枣园灯火照初心★

在枣园革命旧址,大家走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窑洞,简陋的陈设、珍贵的历史照片,无声地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光辉灿烂的岁月,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领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与风采。
★深切缅怀张思德,广场追悼寄哀思★

在张思德同志追悼旧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格外醒目,研学队员们神情肃穆,深刻感受着老一辈革命工作者的无私精神。随后学员们聆听了张思德同志感人的事迹,深刻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而毛泽东同志那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亦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全体师生,让家国情怀在学员们的心中悄然生根。
★感悟西北局精神,汲取文艺之力量★

在西北局旧址,学员们了解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领导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步入鲁艺旧址,学员们感受到了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枪、用艺术鼓舞斗志的革命激情,体会到了文艺工作在革命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强大力量。
★传习红色家风,铭记峥嵘岁月★

延安红色家风馆内展示的革命先辈严谨的家风、朴素的作风,让学员们深受触动,认识到优良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家庭和睦乃至社会风气的重要性。步入烽火抗战主题馆: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图片,生动再现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使学员们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延安保育院》舞台剧中,保育院师生的坚守与前辈们舍家为国的抉择,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再现了烽火岁月中的大爱无疆。
★回望延安岁月,照亮新的征程★


作为行程的最后一站,宏伟的纪念馆通过丰富详实的史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学员们在此对延安精神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刻的理解。

研学活动结束后,王东副校长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效,指出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他希望全体同学能将此次延安之行的收获转化为刻苦学习、提升技能的实际行动,将延安精神融入日常,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技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学子感悟传力量,延安精神满校园★
返校后,参与活动的学生代表激动地分享了他们的感想:“踏上延安的土地,才真正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枣园的灯光、张思德的精神、鲁艺的歌声、纪念馆的史诗……都让我们无比震撼。我们一定不忘来时路,继承先辈遗志,努力学习专业技能,锤炼过硬本领,让延安精神在我们的奋斗中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此次“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主题研学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它激励着陕西能源技工学校的学子们以延安精神为灯塔,照亮前行之路,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无悔的青春篇章。未来,学校也将优化思政大课堂,推动红色教育从“走出去”到“深下去”再到“活起来”,引导更多青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奋力实现学习中国特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25综采班 徐嘉乐
24通安班 高帅
审核:学生科


